第七十五章 卖鱼-《古代种花种草日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柳府的礼品里虽然没有银子,却有布二匹,青色与桃红各一匹,另有各色果品。

    赵家一家都挺高兴的,赵沈氏还裁了尺头,送了婆婆和大嫂,大嫂对她更为客气,冬天闲时也来帮忙开肯荒地。

    里正就比较头大了,修路的事大。要是不修,这路实在难走,要是修要花不少人力,有支持的,那肯定也有反对的。里正一时拿不定主意。有几次,想咨询一下赵家的姑凉,可又放不下面子。

    这一拖就拖到了秋末,自己修路的事还没想好,赵家姑凉却请人又建了石头叔打算建一个临水水榭。当然,花费不多,用的都是木头,制作也粗糙,可却有粗狂的美。

    水榭算是大工程了,木头用料多,

    整天冬天,赵兰就在锯木头,开荒地中度过。冬天,真的是没菜吃,然有地窖,可能存放的菜也不多,一般地窖里只有白菜,萝卜。地少,舍不得种菜的人家,就只能挖野菜了,关键是野菜冬天也没有,只能吃咸菜。赵兰也腌了咸菜,酸豆角快没了,赵兰就腌起了酸萝卜。除了腌菜,赵兰还在田里种了青菜和菠菜。不知道为什么,这里没有人种青菜和菠菜,大概怕下雪冻着了。其实,栽的青菜是不怕下雪的,反而经过霜打过的,雪下过的青菜,才有一种甜滋滋的味道。当冬天,一片空白的地里,瞧见赵兰家一片绿时,大家才发现,赵兰家种的青菜,而且菜好好的没死。有现脸厚的就来要些,脸薄的就来问种法。赵兰也不小气,今年菜是够吃的,荒地没种粮食,秋天开肯出来的全都种了菜。

    当下过雪,赵兰运了菜到集市,没一会就卖完了。赵沈氏数着钱,笑得裂开了嘴。菜真是又好卖又赚钱。而且,还有人预定了明天的。

    这一田的菜还能卖不少钱啊!

    赵兰见菜如此吃香,第二天就涨了价钱,就是这样,卖得也不慢,后来,菜卖得快,竟被几家预定了,根本不要到集市去卖。

    赵兰,便送了些给柳府,心想着也许他府上也没有这样青菜。王府也想送的,可惜,不知道地方,每次买辣椒都是王府派人来买的。这大概就是“结交无门”解释吧!柳府虽说有菜,但却是没有这样的绿色蔬菜。当赵兰送过去时,厨子当天就做了菜品,呈上去。等到主子第二天点此菜时,才知道是送的并不是买的。

    于是,预定青菜的人家又多了柳府。等王府知道时,已经青菜已经快收尾了。

    赵兰被王爷爷大骂了一顿,并为此获得王府的地址。

    没成想,种花小打小闹,没赚什么钱,青菜却在无意间,赚了一大笔钱。

    无意中赚钱的还不此这一个,年底,赵兰想着放进水塘里的鱼该长大了,放了水,竟真的都长大了,除了鱼还有虾。

    赵沈氏先拉到一些集市上卖,鱼拉来了,却没人买。赵沈氏愁的,心想着,总不能又拉回去吧!可也没有好的方法。

    赵兰看着,虽有不少人瞧稀奇,却没人问价。赵兰觉得挺奇怪的。

    终于,有位穿着绸布衣裳,头插金簪的妇女瞧见如此大鱼好奇的问:“这鱼怎么养这么大?怎么卖的?”

    赵沈氏说:“这条鱼有五六斤重,你要买的话给十文。”

    大婶抓起来拎了拎,说:“倒是有那么重,卖得也比别人便宜,可十文也不少钱啊!”

    “是不少钱,可这鱼大呀!一家五六口也够吃的呢!要是分两半能吃两顿呢!要不您买条小点的?”赵沈氏推荐道。

    听了赵沈氏和大婶的话,赵兰才发觉,鱼挺贵的呀!都敢上肉价了?鱼怎么卖这么贵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