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羞涩的少年-《古代种花种草日常》
第(2/3)页
糊涂人做糊涂事。
想到此,赵兰于是向少年打听道:“现今的年号是什么?”
少年莫名其妙的看向一脸无知的赵兰,答道:“昭治五年。你问这干嘛?”
昭治五年?没听过。
对啊!我问这干嘛?
哎!问了也是白问,我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。哪里能知道,哪个是哪个。除了唐太宗李世民,康熙皇帝,崇祯皇帝,其余的只能说明他们不是顶顶的出名,咱是不关心政治的小白,确实啥也不知道啊!
赵兰胡思乱想着。
少年比较好奇,他就前面的问题,问道:“姑凉说的那些书,姑凉都看过?”
“啊!没有,没有,只是听说过,听说过。”赵兰矢口否认。
书放在眼前,也只能似是而非的看着,咱平时都是看译文的。没有译文的书都懒得看。
“哦!”少年失望的低下头。
刚走了两步,忽然又抬头转身问赵兰:“姑凉有这些书吗?”
赵兰尴尬的想:那些书我哪有,到现在为止,我只有一本《神农》,那还是店家送的。要是有个图书馆多好啊!可以借阅。
图书馆啊图书馆,我的最爱,有能力,我一定要让你再回到我身边。就从花卉的资料开始吧!这个我最熟悉。
赵兰再次摇摇头,说:“没有。”
少年有些失望。低着头往回走,却发现,他们走回到,刚刚见面的地方,那盆剩下杆子的茉莉花还在路边。
少年想到了赵兰说的那句话,“我也瞧着它没有死。”,于是他便问:“姑凉刚才说,觉得那盆六月雪没有死,是为什么?”
赵兰理了理思路,说:“六月雪经过一个冬天,营养耗尽,老叶自然会脱落,就如同秋天到了,树叶变黄,秋风一起,黄叶随着风飘落。这是同样的道理。光秃秃的枝干并不代表,它就死了,我瞧着那盆六月雪,枝干透着绿意,枝干也没有干枯的迹象,芽点也饱满。说明它只是生命周期的一个循环。并不影响春天的发芽。”
少年附和道:“我也这样认为的。”
赵兰弯下腰,端起那盆六月雪,指着节结处说:“你看,这个芽点是不是比其他的绿,这些芽点看上去都是枯的,其实,他们不是枯的,只是芽还没萌发,这有些绿意的,就是快要发芽了。”
少年仔细瞧着赵兰所指的方向,还真有一丝丝绿意。
少年高兴的对着赵兰笑道:“还真的跟其他芽点颜色略有不同。我都没细看过。”
赵兰刚开始种花时,也是小白一个,每天就喜欢盯着植株瞧,没发芽时,害怕它死了,发了芽,又总嫌植株长得慢,害怕它缺水、缺肥,然后,又盼望着它打朵,害怕阳光不够,肥料不足,没有春冻,没有夏眠……自己弄得自己焦头难额。
所以,赵兰种过的每种植物,真真是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不拉的仔细瞧过,不瞧不知道,瞧过了就入了门道。
像茉莉花,得谷雨后剪枝,清明剪都嫌早,剪不好就跟你拜拜了。还有,茉莉花耐旱,也耐晒。晒得叶子塔拉下来,没事,浇透水,缓个半天就生机勃勃了。
第(2/3)页